6月27日,下午4點,地下180米,地處崇山峻嶺的中州鋁業(yè)三門峽分公司段村2號罐籠井450中段,方永超和劉創(chuàng)倚靠在避難硐室的座椅上。
5分鐘過去了,誰都沒有說話。除了外面的水流聲,安靜得讓人有一點心焦。
方永超起身走到避難硐室的門口,仔細檢查了一下,一切都還好,沒有漏水的痕跡。
借助著避難硐室的燈光,方永超仔細查看了劉創(chuàng)受傷的腿部,并緊急做了處理,“別擔心,小問題。水、氧氣、食物都很充足,門口封閉得也好,沒停電,撐幾天都沒問題”。從對講系統(tǒng)得知其他人都升井后,方永超疏導著劉創(chuàng)的緊張情緒。
劉創(chuàng)捂著受傷的腿部,表情堅定:“問題不大,估計上面都已經(jīng)‘瘋’了,正想著怎么營救我們吧……”
突發(fā)“險情”
劉創(chuàng)說的沒錯,井下450中段透水、水量較大,巷道被淹,兩人被困,消息傳來,地面上人全“瘋”了--但“瘋”而不亂。
“瘋”是提節(jié)奏、搶時間,與“死神賽跑”。不亂是有條不紊、指令可靠、動作有效。
三門峽分公司立即組織井下人員疏散,啟動應急預案展開自救,并向義煤集團救護隊請求支援,向澠池縣政府和安監(jiān)部門報告,請求啟動縣級應急預案給予協(xié)助。
從警報傳來,到一系列預案動作完成,僅用時8分鐘。
在這一時間段內(nèi),三門峽分公司物資組、技術(shù)組、后勤保障組、警戒保衛(wèi)組等相關(guān)人員全部到位,并展開內(nèi)部施救。
迅速開啟井下水泵、切斷采場電源,避免井下次生災害的再次發(fā)生……
關(guān)閉防火防水門,井下人員準備從梯子間撤離。15分鐘后,除方永超和劉創(chuàng)外,其余人員全部安全升井……
與此同時,澠池縣有關(guān)領(lǐng)導和專家、公安局、安監(jiān)局、衛(wèi)計委的救援力量、義煤集團救護隊也拉響刺耳的警報趕赴現(xiàn)場。
“要保證被困人員安全,也要保證救援人員安全,先查明井下情況,是否滿足入井救援條件,再組織人員下井。”面對攤開的井下巷道分布圖,專家組的同志提出了建議方案。
“井下水位下降明顯。”
“井下氣體含量正常。”
……
一個個好消息接踵而來。“救護大隊下井施救,注意安全。”“事故”救援指揮部指揮長馬吉正下達了救援指令。
緊急“施救”
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,段村2號罐籠井分控室里氣氛凝重,所有的人都心急如焚,耐心地等待著井下的消息。
10分鐘后,終于傳來救護大隊的消息。
“救護大隊順利抵達450中段。”“抵達避難硐室。”“有輕傷員1人,已對傷處進行簡單處理,準備原路撤離。撤離線路是否正常?請指示。”
“一切正常,可以原路撤離,注意安全。”“事故”救援指揮部下達了撤退指令。
而此時,段村2號罐籠井的井口,120急救車和醫(yī)護人員早就作好了準備,焦急地守在井口。
6分鐘后,“久違”的罐籠終于升了上來,救護隊員抬著受傷的劉創(chuàng),攙扶著方永超走出了罐籠,再一次回到了地面上。
醫(yī)護人員迅速進行了現(xiàn)場傷情診斷和救治后,將傷員火速送往醫(yī)院。
此時,井下的善后處置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……
結(jié)束了!安全了!但汗水早已濕透了馬吉正的脊背!在場的每一個人都露出了舒展的笑容。
雖然,這僅僅只是一場應急救援演練。
“功”在平時
臺上一分鐘,臺下十年功。
為確保此次演練達到檢驗企業(yè)、政府應急機制和應急能力的效果,三門峽市安委會、澠池縣政府及安監(jiān)部門和三門峽分公司進行了大量、細致的前期準備工作,并進行了多次推演。
“情景設置合理,滿足演練要求,演練達到了預期目標,參演人員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檢驗和鍛煉”。演練結(jié)束后,三門峽市安監(jiān)部門從預警條件、方式和方法、演練單位應急響應情況、演練人員事故處置能力等十個方面對此次演練進行了現(xiàn)場點評。